秦茜 贵港市港北区大圩中心卫生院
现实生活中,部分人把感冒和流感当成一回事,认为流感就是重感冒,流感就是感冒的流行,其实不然。季节交替的时期,由于气候变化比较大和早晚温差大,人体不能完全适应气候的变化,因而容易感冒;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、经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,抵抗力差的人群更容易患流感,以老人、孩子、身体虚弱的人和慢性病患者为主。因此,患者应增强抵抗力,加强锻炼,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。
第一步:添衣保暖,注意休息
患流感后,患者首先出现肌肉酸疼、腰痛等症状,但未发烧。此时患者处于流行性感冒的早期阶段,为尽快“赶走”感冒,患者应卧床休息,尽量减少外出,尤其是在外感到寒冷时,尽快回到家中,不再出门,防止过度疲劳。在家中,患者可调高暖气或空调温度,饮用姜葱白红糖水,同时泡脚。如果必须外出,应当穿着更多衣物,感到肌肉疼痛可将暖宝宝贴在衣服上,尤其是后背位置。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及时寻求中医的帮助,尤其是阳虚体质者,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害怕寒冷且不会上火,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口服具有温补作用的药物,如肉桂、桂枝等,也可通过拔罐、艾灸等方法来提升自己体内的阳气。
第二步:及时降温,调整饮食
度过寒冷期后,患者很快就会发烧,但无需担心,这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在与病毒作战,此时患者应多喝温水或稀释的果汁、无糖的电解质饮料,避免因发烧造成身体脱水。需要注意的是,患者不能饮用含有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。如果发热情况不严重,即身体没有达到39℃以上时,患者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擦拭额头、颈部、腋下、大腿根部等血管丰富的地方,进行物理降温。在此期间,患者需要确保房间内空气流通和温度适宜,同时穿戴轻便、透气性好的衣服。如果患者的身体温度在39℃以上,或是物理降温效果不理想,需要及时服用退烧药。此外,患者应调整饮食结构,因为生病时人的肠胃会受损,需要多吃粥、面条、蔬菜汤等容易消化的食物,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,不吃油腻、辛辣等难消化的食物。
第三步:缓解咳嗽,恢复呼吸
感冒晚期症状以咳嗽为主,此时部分患者可能咳嗽导致夜晚无法入睡,白天精神不济。为缓解这一情况,患者可以在床上加两个枕头以抬高脑袋,让气管形成一个“斜坡”,防止黏液残留在气管里。同时,患者要保持房间内的湿度适宜,可用增湿器将空气内的湿度维持在50%~60%,以减轻咳嗽的症状。出门时,患者应戴好防护面罩,以免冷风刺激呼吸道。如果有剧烈咳嗽的情况,患者应及时就医,有浓痰时也应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祛痰药物,但需注意不能将其与咳嗽药物合用。患病期间,患者不可食用辛辣、寒凉的食物和燥热的食物,如红枣、桂圆、生姜、大蒜、羊肉等。此外,由于感冒大多由邪气引起,患者不能吃生冷的食物,尤其是在冬季。
在日常生活中,患者应当注意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,可以多喝温水,如果不喜欢清淡的口味,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喜好选择柠檬水等,为身体补充足够的水分,稀释呼吸道的黏液,从而有效缓解咳嗽症状。慢性鼻炎、咽炎患者,或是过去因冬季多次感染呼吸系统疾病而落下“病根”的患者,必须佩戴好防护面罩,以最大限度降低气道内的水分流失,防止寒冷的空气进入肺部,此类患者患病期间也应尽可能少在白天讲话,防止症状加重。患者也可在中医辨证施治后,多食用一些具有滋阴、清热润燥功效的食品,如百合、梨、银耳、菊花、枸杞等。
结语
综上所述,流感的护理是分阶段进行的,且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侧重点。抵抗力较差,一到换季就容易遭受流感侵袭的人群,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暖,多喝水,注意饮食护理,也可以适当饮用菊花茶,多吃含钙、锌和维生素的食物,如猕猴桃、萝卜、柑橘、梨和各种蘑菇,从而缓解症状。无论是预防疾病还是加速康复,注意生活细节和做好保护工作都是关键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出现上述症状,应及时就医,以免病情持续或者症状加重。